你知古代文人雅士醉心佛法,
在無人供養的情況之下,該如何解決生活起居等問題?
從古代,古人稱在家修習佛法、實踐佛法的人為「居士」,
唐朝著名詩人王維又稱「摩詰居士」,
中晚年以後王維供養僧侶,並以玄談為樂鑽研佛法。
「紅豆生南國,春來發幾枝?願君多采擷,此物最相思。」
你一定聽過
盛唐「詩佛」王維這首「相思」。
王維生於西元699年,著作詩400多首,
但很少人知道王維其實是一位虔誠佛教徒,
並以「居士」的的身分,修習佛法身體力行,希冀領悟其中的道理。
早年王維在過唐朝全盛時期, 維在過唐朝全盛時期, 官場得意,
唐朝開始,修習佛法成了一種風尚,唐太宗李世民派高僧玄奘去西方取經,
從此就可看見唐對佛教推崇之處。
後遇到安史之亂,王維被安祿山所抓被迫為其效力,
一度被百姓認為是叛國賊
8年後唐代宗收復長安,王維曾為安祿山效力,並將以叛國罪名要將他斬首
想不到,貴人所助用其所寫之詩作,表對唐朝李家衷心之至,
因為被威脅無奈應和,並非其本意,皇帝審度民情就放了王維,
從鬼門關逃過一劫的他,一心歸隱山林,不用再入世為官
晚年的王維一心修行佛法,並與孟浩然、李白醉心佛法,
屢經貶謫顛沛流離他的三人,尋求透過此生修為換得來世的福報
(後世人提及詩佛故事,才提到相傳王維是菩薩轉世
,因前世累積累積功德很多,加上前世誠心供養佛法,
才能來世換得唐朝一代名詩人的愜意人生,雖然官場不如意,
但是在家修習佛法之於,還有多餘的能力能夠供養僧人,
就知道當時他的生活條件並不差)
綜觀這故事也是
「道解今生,佛求來世」另種實踐的方式。
留言列表